导航菜单
首页 » 桑黄的功效 » 正文

如何栽培桑黄菌(从零开始的桑黄菌培育指南)

桑黄菌的介绍

桑黄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食用菌,可以用于制作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食品。它的菌丝白色,直径一般在0.5-1.0毫米,形状为分枝腔菌丝体,形成菌盘后菌丝呈现出暗褐色,成熟的子实体呈伞状或拱状。

桑黄菌的培育条件

桑黄菌是一种喜温、喜湿的食用菌,适宜温度为20℃-30℃,适温度为22℃-25℃,湿度在80%以上,通风良好,光照弱。菌床选择木屑或秸秆底料,并加入适量的废菜叶、豆腐渣等有机底料。菌床的密度一般为70%左右,以保证菌株之间的充分和相互交流。

制备菌种

制备菌种是培育桑黄菌的第一步,菌种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在不同地域产区采集到的野生菌种,一种是经过筛选育种繁育而成的优良种。

对于采集到的野生菌种,可以先进行菌丝体分离,分离出单一、纯净的菌丝体。然后,将分离出的菌丝体接种到一定浓度的葡萄糖/酵母浸出物、玉米粉等营养基质中,保存至少24小时,待菌丝体充分生长繁殖后,即可用于培育。

对于经过繁育的优良种菌种,可以从商家或种植者处购买。购买之后,在灭菌好的条件下将菌种接种到营养基质中,和野生菌种一样养护即可。

制备菌床

菌床的制备要注意保证材料的卫生、干燥程度和成分的均匀性。一般情况下,选用新鲜、干燥的木屑或秸秆作为主要材料,加入适量的废菜叶、豆腐渣、葵花籽壳等作为底料,并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灰,以提高菌床的碱性。

之后将材料混合均匀放在饲料袋或塑料袋中,按照1:2的比例加入足够的水分,等到菌床袋子密封后,进行灭菌。灭菌和饲料袋/塑料袋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个人喜好和场地条件,但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蒸汽灭菌,饲料袋可采用纸袋或塑料袋,但保证材料透气。

接种菌丝体

桑黄菌的培养需要先将菌丝体接种到灭菌好的菌床中。接种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覆盖、插入、洒撒等方法,具体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选择。建议将悬浮液均匀地淋在菌床表面,然后用手或器具将菌丝体均匀地涂覆在表面,使得其不存在透露表面的现象。

接种完成之后菌床需要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80%以上。10-15天左右,就可以看到菌丝体覆盖了整个菌床表面,并形成了白色或黄色的新鲜菌盘。

如何栽培桑黄菌(从零开始的桑黄菌培育指南)

菌盘的养护

当新鲜菌盘形成后,需要注意养护。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湿度和维持一定的空气流量,以帮助菌盘的生长和形成。通常菌盘的成熟期为20-30天,成熟后菌子变大,成色也会发生变化,变成暗褐色或棕色。

在菌盘成熟后,需要及时采摘,避免菌子腐烂或变质。采摘后的菌盘可以用清水洗净,晾干或用10%食盐水泡1-2分钟,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然后可以用烤炉或者晒干等方式进行保存。

总结

桑黄菌的培育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湿度、保证菌床的卫生和营养均衡,认真接种菌丝体,充分养护菌盘、及时采摘等。相信只要认真学习和实践,大家一定能够成功地培育出健康、营养丰富的桑黄菌。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