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变老越香,解密草药学
桑黄,又名黄升草、重新草,是常见的原料之一,主要用于清热、化湿止痢、生肌等方面。而在药食同源的传统观念中,桑黄也常被用作食材,可烹调成多种美食,如桑黄蛋饼、桑黄甜酒等,广泛应用于民间烹调中。
桑黄的药用价值
桑黄是桑科植物桑麻科的果实,主要生长于我国南方及亚热带地区。中医药理论认为,桑黄味苦、微寒,具有清热、生肌、化湿止痢等功效,可用于内科和外科。
桑黄的药用部位为果实,还包括未成熟的青果和萎缩的果实,但常用的还是成熟果实。成熟的桑黄果实一般采摘后晒干,或剖开晒干,晾干后即可使用,据说桑黄变老越香,晒制时间越长,越好。
桑黄的烹调价值
除了药用价值,桑黄还具有一定的烹调价值。桑黄主要是被当做食材使用,尤其是在广东等地,桑黄常被用于制作风味独特的特色美食,如桑黄蛋饼、桑黄甜酒等等。
桑黄蛋饼,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将桑黄晒干后研成粉,加入适量的蛋清、盐、味精和糖,充分搅拌均匀后,将面糊倒入平底锅中,煎制成薄饼状,即可食用。这种蛋饼口感细腻,香味诱人,是一道十分受欢迎的小吃。
桑黄还可以用来制作桑黄甜酒。将桑黄晒干后放入瓶子中,加入适量的糯米、红曲粉和白酒,密封放置数日,待酒色变红后就可以食用。桑黄甜酒有助于健脾开胃、消暑解渴、醒神提神等效果,是夏季饮品中的一道新亮点。
结语
桑黄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和食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桑黄的烹调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相信通过对桑黄的深入了解和挖掘,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