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养殖方法
桑黄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适宜于在温湿、阳光充足、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进行种植。以下是桑黄养殖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选用适宜的基地,清理树林地上之杂草、残茬、松软的枯枝,排水良好,同时保留自然生长的薪底层。基地面积不宜过大,以方便管理。
2. 基床培育:将干燥草黄、草绿或秸秆等较松弛的底材加入压碎的玉米茬和豆腐渣,拌均。将拌好的底材放入操作袋中,塞紧口,加压到6-8千克/cm2,扎紧工包布。放置一周左右,使底材与豆腐渣和玉米茬充分发酵腐熟,产生适宜的氮源和碳源,成为一种类似于蘑菇与竹荪等食用菌的特殊输送体。
3. 施种:选用新鲜、健康、无用药残留的桑黄母菌,于基床表面均匀喷撒,间距3-4厘米,并压实为一个平整的表层。
4. 孵化:在温度控制在15-20℃、适宜湿度70-85%范围内,基床表面不断加厚,直至茸层高度为10-12厘米为止,一周左右即可。
5. 采摘:当茸体形成完整,下表无菌俚时,开始采报沫。采拍时的方法应以轻力得当为原则,同时还需保持环境湿度不降低,以便延长产期或意见连续产量。
注意事项
桑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桑黄喜温而怕热,适温度为15-20℃,过高或过低会使产量下降。为确保环境温度,可根据需要装设制冷、制热设备。
2. 湿度:桑黄在孵育、生长的过程中,适宜的湿度应该保持在70%-85%之间。若湿度太低,会影响菌丝生长和形成和茸体的质量及产量等,因此需注意基材的湿度。可适时喷水或加湿设备来调节湿度。
3. pH值:桑黄菌株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5.5-8.5,过于酸或碱会影响桑黄的生长。
4. 采收时机:采收时机要在菌盖完全张开,开始从菌盖中央向外边半开,也就是盖边开始脱离菌褶时采摘。采摘时需轻拿轻放,以免划伤菌体和破坏菌丝殖物,影响二次或连续生产。
5. 卫生控制:桑黄养殖需要加强卫生控制,包括定时消毒和清理废弃物等,以防止传染菌和杂菌侵入基材和菌体,影响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