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与柘黄的区别
桑黄和柘黄都是常见的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虽然它们都属于黄色系的药材,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植物特征
桑黄和柘黄两者在植物特征上就有所区别。桑黄是指桑科植物桑树的花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桑黄并不是桑树上的所有花序,而是特指只有雌花的桑树花序。而柘黄则是柘科植物柘树的干枝。
功效与
桑黄和柘黄在中医药材里的功效和也是有所不同。桑黄性微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凉止、明目、滋阴等功效,适用于热毒内盛、热、衄、目赤肿痛等症状。而柘黄则是性平、味苦,有凉活、润肠通便、利尿等功效,适用于、热毒痢、火热疮等。虽然两者功效不同,但都有调节人体平衡的作用,可以在适当情况下使用。
用法用量
桑黄和柘黄的用法用量也是不同的。桑黄可以入药制成冲剂、煎剂、酊剂或者外敷贴敷,一般情况下用量不宜过大,常见用量为3-10克。柘黄则可以制成热水浸泡饮用或者煎剂口服,用量适中即可,每次一般10-15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桑黄还是柘黄,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适应症与禁忌症
放眼中医药材的范畴,很少有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的药材。桑黄和柘黄也不例外,在使用时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桑黄适用于火旺、热盛,因酿成的衄、崩漏、等症状,禁忌于脾虚泄泻、胃寒、脱肛等症状。而柘黄适用于火盛、热毒、积、痈肿、胃满等症状,对解热降火和通便润肠有很好的作用。但禁忌于产妇和胃寒体弱者。
总结
综上所述,桑黄和柘黄都是常用的材,并且在中医药学和民间疗法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两者都属于黄色系的药材,但是桑黄和柘黄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区别。从植物特征、功效、用法用量和适应症禁忌症四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差异。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桑黄和柘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体的,但在使用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