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的栽培配料及用量用法
桑黄,又叫麦角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医用价值高的食用菌。其产量高、生长速度快、质量好,是深受消费者喜欢的一种食用菌。要想在栽培桑黄时获得高产、高质的桑黄,除了注意培育环境和管理,正确的配料和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基的配料和配比
培养基是栽培桑黄的基础,正确的配料和配比能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促进桑黄的快速生长和充分发育。通常,培养基的主要配料有玉米粉、麦麸、蛋白粉、葡萄糖等。
其中,玉米粉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可占培养基总重量的60%~70%。麦麸则是提供菌丝所需的氮源,占培养基总重量的20%~30%。蛋白粉可提供桑黄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占培养基总重量的5%~10%。葡萄糖则是桑黄发酵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占培养基总重量的2%~5%。
培养基的制备与用量
制备培养基时,首先需把配料过筛,严格控制各种配料的比例和纯度,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直到培养基呈现出均匀细腻、含水率适中的状态。一般来说,每千克培养基应加入约700至800毫升自来水,制成的培养基用于混合菌种即可。
再以1:20的比例将培养基与菌种混合,将混合物放入已经消毒的干净容器中。灌装后再进行高温灭菌,待冷却以后就可以用来培养桑黄菌种,培养黄芽菌,进行二次发酵,促进桑黄的快速生长和充分发育。用量的话,每公斤质量的菌盖约需要用500~600克培养基,根据桑黄生长发育的需要适量增减即可。
总结
在桑黄的栽培中,正确的配料和用量是培育高产、高质桑黄的关键。适当选择玉米粉、麦麸、蛋白粉、葡萄糖等配料,并控制好每种配料的比例和纯度,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促进桑黄的生长和充分发育。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合理搭配,遵循标准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培养基的均匀细腻、含水率适中。同时采取合理的用量,不仅能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能够保证每个步骤都能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培育出更高品质的桑黄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