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的桑黄记载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学著作之一,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中所编写。在《本草纲目》中,桑黄被记载在“木部”一章,被归类为“助阳品”。其原文如下:
“桑黄,味甘、性平,无毒。为常山之土杂木,与凤仙、伸筋、九香、蛇、鳖同处土中。益心脾,补中,明目。腹中痛,利水道,去三虫。”
桑黄的应用
根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桑黄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以下是桑黄的主要应用:
1. 益心脾,补中
桑黄具有益心脾、补中的功效,可以调节人体脾胃功能,增进消化吸收,增加体力。因此,桑黄可以作为滋补中气、强身健体的药材使用。
2. 明目
桑黄能够明目,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保护眼睛、因视网膜退化引起的老年性黄斑变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眼睛健康具有很好的功效。
3. 道和利水道
桑黄在组合中通常被用来道,如腹中痛、积食等。此外,桑黄还能够利水道,对于以水肿为主要症状的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 驱虫
桑黄还能够驱虫,主要是针对肠道寄生虫、蛔虫等。在组方中,桑黄和其他具有驱虫作用的搭配使用,能够加速,缩短时间。
桑黄的食用方法
桑黄常用的食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煮汤
桑黄可以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服用。将桑黄和其他需要食用的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为文火炖煮1-2小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饮用。
2. 烧酒
将桑黄和其他需要食用的药材混合在一起,放入酒中,用小火慢慢烧煮,直到酒汁浓厚。可以作为滋补养生的保健酒。
3. 点心
将桑黄和其他食材一起制作成点心食用,如桑黄甜芝麻糊、桑黄枸杞糕等,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保健功效。
注意事项
桑黄虽然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材,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宜过量
虽然桑黄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如果过量使用,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等。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适量使用,不要贪多。
2. 不宜过火
桑黄是一种易于燃烧的药材,因此在烧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火候和火力,以免走火。
3. 者慎用
某些人可能对桑黄,特别是对植物的人。如果出现症状,如、皮疹、喉头等,应立即停止使用桑黄。
结语
桑黄作为一种常用的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在使用中,我们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疗效。此外,在使用前也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情况,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