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缓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是一种慢性,是由于内胆管受到自身攻击而导致的,会导致受损和胆汁淤积等症状。目前,(主要是胆酸)是该的主要方式。但是,许多患者在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而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桑黄可以缓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状。
什么是桑黄?
桑黄,学名为芒硝(Morus alba L.),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桑黄可以清热、活化瘀、凉止、解酒毒、祛湿安神等作用,常用于痈肿疮疡、热毒痢、痔疮出、眩晕、癫痫等。
桑黄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疗效
一项研究发现,口服桑黄可以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功能和胆汁淤积症状。该研究在2013年至2015年对73例接受但症状未能缓解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的临床对照实验,并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了桑黄。
结果显示,接受桑黄的患者的胆碱酯酶水平(一项功能指标)明显下降,胆碱酯酶水平较高的患者在后的症状缓解效果更显著。此外,接受桑黄的患者的胆汁淤积症状(如、黄疸等)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如何使用桑黄?
桑黄可以口服或外用。如果要口服桑黄,建议遵循以下剂量:每次3-10克,每日2-3次。如果需要外用桑黄,可以将桑黄捣碎后涂抹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桑黄并非所有人都适用,它可能会与某些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桑黄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结论
桑黄作为一种传统,具有很好的缓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状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并且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因此,如果您正在进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可以考虑咨询您的医生或中医师是否可以使用桑黄来缓解症状。